被撞孩子妈妈最后一条朋友圈曝光,留下一句“孩子你是不是很孤单?妈妈想去陪陪你。”而朋友圈的背景图则是孩子和爸爸的照片,儿子被爸爸抱着,而拍照的人是妈妈,幸福的一家三口,但这一切都在5月23日结束了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看到这句话,如果能及时的做好心理辅导,或许不会有悲剧的发生,虽然已经让姥姥陪伴了,但缺乏心理辅导,悲剧还是发生了。
回顾整个事件
5月23日,作为一名置业顾问的杨女士接到学校班主任的电话,孩子在学校被车撞到了,当杨女士去到医院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,孩子面目全非,送往医院前就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。在了解完后,才知道是老师明知道自己儿子就在车前方,想当然的觉得孩子已经走了,当第一次车辆感觉碾压到物体的时候,涉事老师依然没有选择下车查看,再次前进,总共前进了10来米,孩子也已经被车辆碾压身亡了。
当孩子妈妈,努力控制自己情绪,保持理性向学校,向涉事老师追责,为死去的儿子讨要公道的时候。这位善良的妈妈却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攻击,网暴。她的着装,她的妆容,她追责的状态都成为了一些人网暴的理由。一个房地产置业顾问,每天化妆,每天偏正装的打扮都是职业要求,万万没有想到成为一些网友攻击的点。同样为儿子讨公道又说她不伤心,衣服换多少套是准备做网红之类的说辞,殊不知别人内心的痛,外人无法体会和理解。
孩子妈妈的心理变化不容忽视
孩子妈妈给人感觉一开始非常的乐观面对,但现在或许很多人都收回了这样的感觉。当知道孩子在学校被撞死亡,这让孩子的父母们很难接受的。早上送孩子去学校还好好的,半天过后就传来噩耗,这样的打击,叫人怎么接受。孩子妈妈在讨公道的路上,让她崩溃。孩子没了,为自己而已讨说法,要道歉怎么那么难,越想越气,越想越委屈。假如学校能早点满足家属诉求,或许对其心理的变化有积极的作用。
孩子妈妈的诉求不为钱只要道歉和祭拜,这看似简单诉求却难以实现。
压垮孩子妈妈的最后一根稻草
孩子妈妈在前几天一直忙于为儿子求公道,没有一直待在家里,不容易睹物思人,不容易胡思乱想,因为她有更重要的事情处理,那就是为孩子讨说法,她默默的坐在学校门口,等待学校领导满足她诉求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相关诉求得到了满足,但她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。各种辱骂,网暴她的人频频出动。不知道这些是为流量还是为口嗨,但他们的这些行为的确给孩子妈妈带来了思想压力。
一个叫自称是警察的人还说孩子妈妈是在闹事,她们的行为他都有视频。
诉求满足了,网友们还各种谩骂,心里越想越委屈,再加上家里空空的,没有了孩子的打闹声,整个房子安静到呼吸声都能听到,孩子妈妈越发的难受和思念。再加上六一儿童节,别人家都开开心心地为孩子庆祝而他的孩子已经去了另外的世界,于是就产生了去陪孩子的想法。
虽然家人尽力安抚了孩子妈妈,也让姥姥陪伴着她,但还是在姥姥上厕所的时候,从24楼一跃而下,去陪伴孩子去了。
孩子和妈妈都是英雄
孩子的离开和妈妈的坚持不和解,谈说法,以一己之力堵住就校园开车的安全隐患。在前一天还曾传出整个武汉学校校园里没有一辆车的热榜。她们都是英雄,她为以后的孩子提供了宝贵的“榜样”。以后的校园会更安全,基本杜绝这类意外事故的发生。正如一些妈妈和这位孩子妈妈说的,你儿子是英雄。
写到最后
强烈谴责为流量,为口嗨不择手段的网暴她人,前有刘学州,后有杨女士,希望你们良心不会痛。
网暴固然是给孩子妈妈带来了压力,但孩子妈妈心理的变化被忽视,诉求未能及时达成都影响着。不要让网暴掩盖了事实的真相。
孩子妈妈最后朋友圈的留言“孩子你是不是很孤单?妈妈想去陪陪你”让人心碎,未能阻止让人心痛。结果如这位网友所愿,她去陪孩子了。
事到如今还继续网暴这家人的心态,到底是什么?孩子爸爸得罪你们了吗?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大众科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